6月7日,一年一度的高考即將拉開帷幕。為幫助考生順利度過考前一星期這個關鍵時期,早報昨日特別就考前復習策略采訪了泉州七中高三語文備課組組長梁世能老師,希望老師的建議能夠為廣大考生的最后沖刺指點迷津。
記者(以下簡稱“記”):距離高考僅一個星期左右了,在這非常時刻,請您談一談如何安排時間進行沖刺。
梁老師(以下簡稱“梁”):高考將至,考生們首先要學會處理好時間與任務的關系。時間短,一周左右的時間,每科只能分到一天多;任務重,復習的科目多,每個學科的內容復雜,包括高中三年的知識。所以,一要充分利用時間,在保證睡眠、休息的前提下擠時間,尤其要提醒考生注意的是,既不要考前“開夜車”,也不要過于放松。要保持適度緊張。
其次,要合理安排時間,根據自己的基礎、學科優(yōu)缺點、學科重難點、高考目標等安排每科的復習時間,最好能制定一份考前一周的復習計劃,按計劃推進。制訂計劃時,要注意科目的數量和文理科的合理搭配,一般來說,每日復習三科左右為宜,文理科交替進行,因為相近的學科連在一起復習,容易相互干擾。
三是要在老師的指導下,了解高考大綱與考試說明的變化,劃定有效復習范圍和重點。
四是要根據自己的生物鐘,合理安排復習內容,每個人在一天時間內都會有一些情緒、精力起伏的時間段,重點內容要放在精力較好的時間段復習,狀態(tài)不佳的時候復習一些比較零星的知識或者做習題。
記:高考前一周,一些所謂的“信息卷”可能會導致部分學生去“猜題”,您怎么看?
梁:是的。這里需要提醒考生們注意的是,千萬不要迷信“信息卷”,不要去猜題、押題。特別是語文科的作文,更不要去猜題。
猜題、押題不可取,主要原因是:第一,猜的題沒考到,影響心理;第二,猜題、押題必然就要放棄其他一些復習內容,存在得不償失的風險;第三,猜題、押題命中的幾率并不大,命題人也會反猜題,而且高考題的命題是隨機的,沒有事先準備。
對于最后一周的復習,應該以梳理知識體系為主,要保證每個學科的“面”,也就是知識框架的完整性,然后在此基礎上突破一些“點”。這個“點”,可以因人而異,因學科而異。
記:一些考生可能會有這樣的迷惑:剩下幾天了,是溫習基礎還是找些難一點的能力題來做?
梁:確實如此?,F在的高考是比較注重能力的考查,于是,有人可能會產生誤解,以為課內基礎知識不會考。這種看法是錯誤而且危險的。高考的能力題,或者說難題,其實都是對課內知識的綜合和應用,沒有課內知識的基礎,就很難應對高考的能力題。所以,考前一周,我們提倡要回歸課本,扎實基礎,溫故知新;不提倡鉆研難題、偏題,尤其是中等程度的同學,更要注意這一點。
另外一方面,高考每個學科都會有一些知識性的題目,屬于記憶型的,比如語文科的名句默寫。這些題目的分數是取得高分的重要保證,因此,考前一周的時候,要根據記憶的規(guī)律,科學強化這些知識的記憶。
此外,在最后階段,考生們要處理好讀與練的關系??记皬土?,要特別注意“讀與練”的搭配。讀是一種記憶,練是一種對記憶的再現和強化;讀是一種理解,練是對這種理解的提升和應用。每個人都不同程度地存在著“眼高手低”的現象,只讀不練,容易造成解題速度慢、準確率下降;只練不讀,則會陷入“題?!?,造成“常做常錯”,誤答得不到有效糾正的現象。當然,讀練的比例可以根據學科特點和個人習慣靈活安排。
上一篇文章:考生如何寫好作文? 今年高考作文關注三個熱點
下一篇文章:決勝高考:尖子生教你9個高考搶分秘訣
本網站的信息及數據主要來源于網絡及各院校網站,本站提供此信息之目的在于為高考生提供更多信息作為參考,由于各方面情況的不斷調整與變化,敬請以權威部門公布的正式信息為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