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要內容:每所院校都會有自己的特色專業(yè),有些普通大學的品牌專業(yè)也毫不遜色于重點大學的相同專業(yè)。如果考生的高考成績難入名牌重點大學,則可選擇自己喜愛的專業(yè)。填報志愿時不要刻板強調先選專業(yè)還是先選學校,應該綜合考慮,把人生目標、今后就業(yè)和高考分數結合在一起,做最佳的選擇。
高考剛剛結束,考生和家長又迎來了又一場博弈——志愿填報。同樣的高考考分,志愿填報的好壞,可直接影響到錄取結果。6月26日,我省高考成績和各批次分數線的公布,一時間,可謂是幾家歡喜幾家憂。面對高考成績、分數線、各高校招生計劃和林林總總的專業(yè),該如何填報志愿?平行志愿填報要注意些什么?是選專業(yè)還是選學校?帶著這些考生和家長普遍關心的問題,記者走訪咨詢了一些市直中學教師和市招考辦相關負責人。
自我定位,逐步縮小填報范圍
“厚厚的一本《招生與考試》,上千所高校,該填報哪個?”“女兒才高出二本線16分,填哪所學校比較保險?”“我和孩子在上網查詢學校信息,簡直是霧里看花?!睅孜豢忌议L聚在一起討論,頓時找不著北。
“其實,只要弄清兩個問題:你想上哪所學校?你的分數能上哪所學校?這樣,選擇范圍就縮小了?!币晃粡氖抡猩ぷ鞫嗄甑慕處煾嬷@樣的心得:分數出來后首先框批次,再依據自己的喜好選擇城市、學校和專業(yè),決定大致方向,進行自我定位,然后查閱這些學校在本地的招生人數和近幾年的錄取分數線,這是個逐步縮小的過程,填報志愿的方向也逐步明確。
把握平行志愿,拉開梯度填報
何為“平行志愿”?怎樣填報可增加錄取機會?記者近來接到不少關于平行志愿填報的咨詢電話。
平行志愿就是在同一批次中所填報的各個院校志愿均被視為考生的平行第一志愿。平行志愿投檔是先按分數優(yōu)先的原則從高分到低分排序,然后,再按考生填報的學校順序出檔。
采訪中,市招考辦負責人拿出一張志愿填報卡,舉例講解道:以本科一批為例,某考生626分,平行志愿分別填報了投檔線為634分的甲校、610分的乙校和618分的丙校。顯然,第一個學校志愿落空。此時,他的檔案將同時投到第二所學校的招生信息庫中而被錄取。由于是平行一志愿,考生檔案被投入第二所學校時,對方院校仍然顯示為第一志愿,不會因為是第二所學校而受到歧視,這正是平行志愿的優(yōu)越性所在。
今年本科一批志愿欄設3個學校的平行志愿,本科二批5個平行志愿,本科三批3個,高職??婆?個。市招考辦負責人借本報提醒考生和家長:填報平行志愿時要注意各志愿學校的梯度和順序,不要都填同一層次的院校,要有所區(qū)別,學校的調檔線應該是往下走的,根據自己的分數來選擇相應的學校。
選專業(yè)還是選學校需綜合考慮
6月8日,家住市城區(qū)的王先生從石門一中接回剛下考場的女兒后,一直閉關研讀《招生與考試》里的政策和信息。根據女兒的估分,他幫女兒列出了30多所備選院校,并整理出各校專業(yè)以及招生人數。“填報志愿不亞于一場考試,競爭激烈的今天,家長能為孩子做的都盡力做了?!?月27日,他又專程來到市招考辦,請專業(yè)人士當當參謀。王先生開門見山:“填報志愿時,是選專業(yè)還是選學校?”
專業(yè)人士這樣分析,重點院校在師資力量、科研課題、信息來源等方面相對來說占優(yōu)勢,對未來的發(fā)展有利,但是,每所院校都會有自己的特色專業(yè),有些普通大學的品牌專業(yè)也毫不遜色于重點大學的相同專業(yè)。如果考生的高考成績難入名牌重點大學,則可選擇自己喜愛的專業(yè)。填報志愿時不要刻板強調先選專業(yè)還是先選學校,應該綜合考慮,把人生目標、今后就業(yè)和高考分數結合在一起,做最佳的選擇。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一位高三班主任有著不同的看法:先選專業(yè),重點考慮學生自己的興趣?,F在的學生在中學階段對將來的職業(yè)方向考慮不多,填報志愿時拋掉千頭萬緒,認清自己愛好什么、擅長什么,選擇適合的專業(yè),從而選出開設這些專業(yè)的學校。
關注征求志愿信息,及時填報
為進一步打造“陽光高招”,今年我省的高招政策有所調整,其中包括取消點錄和本科層次錄取結束后不安排補錄。
因此,考生和家長應密切關注不同批次設置的征求志愿和填報時間。對于本科一批、本科二批、本科三批及高職??婆谝恢驹镐洸粷M額的院校,在相應批次錄退完成后,省教育考試院會通過網絡和媒體統(tǒng)一向社會公布院校招生缺額,并組織未被錄取的上線考生填報征求志愿。然后按征求志愿從高分到低分投檔,由學校擇優(yōu)錄取。本科一批、本科二批和高職??婆髟O置一次征求志愿,本科三批設置了兩次征求志愿。
上一篇文章:高考志愿填報要慎重 減少風險和落榜率
下一篇文章:填志愿 避開這些誤區(qū)
本網站的信息及數據主要來源于網絡及各院校網站,本站提供此信息之目的在于為高考生提供更多信息作為參考,由于各方面情況的不斷調整與變化,敬請以權威部門公布的正式信息為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