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国内精品91,最新国产在线拍揄自揄视频,国产一卡二卡三卡四卡网站,一本视频精品视频在线观看

  • <s id="c1rt9"><abbr id="c1rt9"></abbr></s>
    <sub id="c1rt9"><dl id="c1rt9"></dl></sub>
    <small id="c1rt9"><menu id="c1rt9"></menu></small>
          1. 當前位置:首頁 > 考研世界 > 考研動態(tài)

            燕山大學2009年碩士授權學科簡介

            高考資訊網更新時間:2008-08-19文章來源:燕山大學作者:未知

              馬克思主義哲學
               
                本學科是馬克思主義理論的重要組成都分,其主要內容包括辯證唯物主義、歷史唯物主義和科學技術哲學等,是人們認識、改造世界的科學世界觀和方法論。
               
                本學科主要研究方向:社會發(fā)展理論、歷史唯物主義研究、科學技術與社會。
               
                本學科近年來發(fā)表學術論文300余篇,出版專著28部,譯著6部,獲省部級以上獎勵19項,主持省級以上科研課題20余項。
               
                本學科現有教授9人,副教授12人,多數教師具有博士、碩士學位。
               
                歡迎相關專業(yè)的本科畢業(yè)生報考。
               
                邏輯學
               
                本學科是研究思維的形式及其規(guī)律以及邏輯方法的科學,被聯(lián)合國教科文組織認定為七大基礎科學之一。中國邏輯學會因明專業(yè)委員會、河北省邏輯學會、因明文獻中心均掛靠在我校。
               
                本學科主要研究方向:中外邏輯思想史、邏輯應用研究、認知邏輯與人工智能、現代邏輯與邏輯哲學、科學邏輯與創(chuàng)新思維。
               
                本學科近年來在教學與科研方面取得豐碩成果,完成和承擔省部級及以上科研項目10項,出版學術專著6部、教材2部,發(fā)表論文200多篇,獲得省部級及以上科研和教學成果獎勵16項。
               
                本學科現有教授5人、副教授4人,多數教師具有博士、碩士學位。
               
                本學科屬于哲學門類,學生畢業(yè)時授予哲學碩士學位,歡迎相關專業(yè)的本科畢業(yè)生報考。
               
                區(qū)域經濟學
               
                本學科是研究區(qū)域經濟發(fā)展問題的一門應用經濟學科,小到縣域經濟發(fā)展,大到國際區(qū)域合作,它都發(fā)揮著巨大作用。因其同時強調經濟活動的自然的區(qū)域因素和人為的區(qū)劃因素,使本學科更具有科學性和現實性特征。
               
                本學科主要研究方向:區(qū)域經濟發(fā)展與區(qū)際合作、區(qū)域經濟評價、城市經濟發(fā)展與管理、高科技園區(qū)經濟、縣域經濟、區(qū)域產業(yè)規(guī)劃、區(qū)域財政、區(qū)域投融資管理、區(qū)域經濟學研究方法。
               
                本學科近年來公開發(fā)表本領域論文160余篇,承擔省、市、縣等各級區(qū)域經濟研究課題20余項。
               
                本學科現有教授7人,副教授6人,其中博士生導師2人,具有博士學位者8人。
               
                歡迎經濟、管理、地理等專業(yè)的本科畢業(yè)生報考。
               
                訴訟法學
               
                本學科主要研究刑事、民商、行政等案件的訴訟程序,對各類案件的取證、舉證、質證、認證規(guī)則的研究是該學科的特色。
               
                本學科主要研究方向:證據法學、刑事訴訟法學、民事訴訟法學。
               
                本學科具有較強的科研實力,近年來共出版著作30余部,發(fā)表學術論文400余篇,承擔國家、省、市級科研項目以及美國福特基金項目等50余項。
               
                本學科現有教師25人,其中教授4人,副教授10人,多數教師具有博士、碩士學位。
               
                歡迎相關專業(yè)的本科畢業(yè)生報考。
               
                政治學理論
               
                本學科是研究政治學基本原理、探索政治發(fā)展基本模式和基本規(guī)律的學科。
               
                本學科主要研究方向:國際政治理論與實踐、中外政治思想與政治文化、中國共產黨的政治理論與實踐。
               
                本學科近年來承擔了省部級科研項目9項,出版專著、譯著、教材7部,發(fā)表論文100余篇,獲得過省部級教學科研獎勵6項。
               
                本學科現有教師11人,其中教授6人,副教授5人,多數教師具有博士、碩士學位。
               
                歡迎相關專業(yè)的本科畢業(yè)生報考。
               
                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
               
                本學科是主要研究馬克思主義基本理論、基本范疇、基本觀點和基本方法的學科。
               
                本學科主要研究方向:馬克思主義基本理論與當代、馬克思主義發(fā)展研究、馬克思主義文藝理論。
               
                本學科近年來主持了多項省部級以上科研項目,出版學術著作10多部,發(fā)表學術論文近百篇。
               
                本學科現有教師12人,其中教授6人,副教授6人,多數教師具有博士、碩士學位。
               
                本學科要求考生具有堅定的馬克思主義信仰和社會主義信念,具有較好的馬克思主義理論素養(yǎng),較為扎實的專業(yè)基礎知識,歡迎相關專業(yè)的本科畢業(yè)生報考。
               
                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研究
               
                本學科主要研究馬克思主義基本理論與中國革命和建設實踐相結合的歷史過程及重大理論成果。
               
                本學科主要研究方向: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與實踐、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歷史進程與理論成果、當代世界政治經濟與中國和平發(fā)展道路。
               
                本學科近三年發(fā)表論文500余篇,出版學術著作32部,承擔國家級和省級科研項目34項,獲省部級以上科研獎勵9項,科研成果被有關部門采納25項。
               
                本學科現有教授11人,副教授13人,多數教師具有博士、碩士學位。
               
                報考本學科的考生應該具有扎實的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功底,較高的思想政治素質,熟悉中國近代歷史和基本國情,歡迎馬克思主義理論與思想政治教育、政治學、哲學、歷史學等專業(yè)的本科畢業(yè)生報考。
               
                思想政治教育
               
                本學科致力于培養(yǎng)面向思想政治教育理論研究和實踐工作需要的高層次專門人才,是以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和方法論為指導,以政治教育理論、思想品德教育理論、意識形態(tài)理論、法學理論為主要研究內容,系統(tǒng)地評價思想政治教育學科的基本觀點和發(fā)展趨勢的一門科學。
               
                本學科主要研究方向:政治教育理論與方法、思想品德教育、意識形態(tài)與宣傳工作、法學理論與法制建設。
               
                本學科近年來承擔省級以上研究項目30余項,在省級以上學術期刊發(fā)表學術論文300余篇,出版著作20余部。
               
                本學科現有教授5人,副教授12人。
               
                歡迎相關專業(yè)的本科畢業(yè)生報考。
               
                英語語言文學
               
                本學科研究范圍包括語言學理論、語篇分析、英語教學法、英語課程設計、翻譯理論、跨文化交際學、英美社會與文化、英美文學。
               
                本學科主要研究方向:語言學、翻譯學、英語教學法、英美文學。
               
                本學科目前有各類科研項目18項,其中國家級人文社科項目1項,近三年發(fā)表論文158篇,省部級獎18項,高校人文社科將2項,科研經費充足。
               
                本學科現有教授7人,副教授10人,多數教師曾留學海外并獲本專業(yè)碩士或博士學位。
               
                要求報考本學科的考生具有扎實的英漢語言功底及良好的語言學和文學知識,不招收跨專業(yè)報考者。
               
                俄語語言文學
               
                本學科研究范圍包括語言學理論、商務語言研究、翻譯理論、跨文化交際學、俄羅斯社會與文化研究、俄蘇文學。
               
                本學科主要研究方向:語言學、翻譯學。
               
                本學科近年來在國內外公開發(fā)表論文100余篇,出版教材及教輔類書籍10余部,承擔科研項目3項。
               
                本學科現有正、副教授7人,具有博士學位者2人。
               
                歡迎俄語語言文學專業(yè)的本科畢業(yè)生報考,不招收跨專業(yè)報考者。
               
                外國語言學及應用語言學
               
                本學科分別招收英語、日語兩個語種的研究生。
               
                本學科主要結合學生所學的外語研究現代語言學理論及其應用,主要研究內容包括語音學、形態(tài)學、句法學、語義學、語用學、社會語言學、心理語言學、話語分析、篇章語言學、詞匯學、文體學、外語教學、翻譯、語言與文化等。
               
                本學科主要研究方向:語篇系統(tǒng)功能分析、翻譯比較與批評、跨文化交際。
               
                本學科目前承擔各類科研項目18項,其中國家級人文社科項目1項,近三年發(fā)表論文158篇,獲省部級獎18項、高校人文社科獎2項,科研經費充足。
               
                本學科現有教授8人,副教授14人,多數教師曾留學海外并獲本專業(yè)碩士或博士學位。
               
                要求報考本學科的考生具有扎實的外語和漢語語言功底及良好的語言學和語言運用方面的知識,不招收跨專業(yè)報考者。
               
                音樂學
               
                本學科著重于音樂表演與教學研究和傳統(tǒng)音樂文化和基礎音樂理論研究。音樂表演與教學研究包括聲樂演唱、鍵盤演奏、小提琴演奏和中國樂器演奏四方面,培養(yǎng)具有高水平的音樂表演和音樂表演教學能力的人才;傳統(tǒng)音樂文化和基礎音樂理論研究包括對音樂作品的形式與結構以及地方特色民間音樂進行挖掘與傳承。
               
                本學科主要研究方向:聲樂演唱與教學、聲樂理論、鋼琴演奏與教學、琵琶演奏與教學、小提琴演奏與教學、和聲、傳統(tǒng)音樂理論。
               
                本學科近年來獲國家級、省級獎10余項,出版專著8部,發(fā)表論文百余篇。
               
                本學科現有教授3人,副教授6人。
               
                歡迎音樂表演、音樂教育專業(yè)的本科畢業(yè)生報考。
               
                設計藝術學
               
                本學科主要研究設計理論、設計語言、設計藝術在形態(tài)生成過程中的相互關系。學生通過學習與研究,將進一步優(yōu)化知識結構,切實增強研究能力、創(chuàng)新能力與實踐能力。
               
                本學科主要研究方向:產品設計理論及基礎、視覺傳達設計與媒體、環(huán)境藝術設計與理論、綜合媒體與裝飾藝術設計、裝飾雕塑與環(huán)境關系。
               
                本學科近年來承擔科研項目18項,獲省部級科研獎勵4項,發(fā)表學術論文195篇,出版著作15部。
               
                本學科現有教授1人,副教授8人。
               
                歡迎藝術設計、工業(yè)設計及其他相關專業(yè)的本科畢業(yè)生報考。
               
                計算數學
               
                本學科在一些研究領域已達到國內先進水平,在彈性接觸問題、微分方程數值解法以及泛函微分方程的研究中取得很好的成果,并多次主持國家及省部級科研項目,開展了卓有成效的學術交流活動。
               
                本學科主要研究方向:邊界元數值方法及軟件、微分方程的數值解法、微分方程的穩(wěn)定性理論、數值優(yōu)化、無網格方法及應用、計算力學。
               
                本學科目前承擔多項河北省自然科學基金,獲得過多項省部級獎,并有多項在研項目。
               
                本學科現有教授5人,副教授4人。
               
                歡迎信息與計算科學、數學與應用數學、金融數學等相關專業(yè)的本科畢業(yè)生報考。
               
                概率論與數理統(tǒng)計
               
                本學科研究隨機現象內在規(guī)律性,研究如何有效地收集、整理和分析數據,并從數據中提取信息、尋求規(guī)律,是進行推斷、預測和決策的重要工具。概率論與數理統(tǒng)計和數學的其它學科、理論物理、生物學、經濟學、計算機科學等交叉、滲透,形成了眾多的分支科學,其應用遍及自然科學、社會科學、工程技術及國民經濟的各個領域。
               
                本學科主要研究方向:排隊論、可靠性數學、統(tǒng)計推斷與統(tǒng)計計算、非參數統(tǒng)計、保險精算理論及應用、實驗設計。
               
                本學科目前承擔兩項國家自然科學基金課題,近年來有多篇論文被SCI、EI收錄。
               
                本學科現有教授5人,副教授2人。
               
                歡迎概率論與數理統(tǒng)計、數學與應用數學、計算數學、運籌學與控制論等相關專業(yè)的本科畢業(yè)生報考。
               
                運籌學與控制論
               
                本學科以排隊系統(tǒng)、可靠性數學為主要研究方向,研究成果達到國際先進水平,在控制理論及應用、對策論及應用、組合優(yōu)化等研究方向也具有較強的實力。
               
                本學科主要研究方向:排隊系統(tǒng)的瞬時性質、休假排隊系統(tǒng)的條件隨機分解及應用、可靠性理論及應用、差分方程、對策論理論及應用。
               
                本學科目前承擔兩項國家自然科學基金課題,多項省部級項目,近年來有多篇論文被SCI、EI收錄。
               
                本學科現有教授10人,副教授8人。
               
                歡迎運籌學與控制論、概率論與數理統(tǒng)計、數學與應用數學等相關專業(yè)的本科畢業(yè)生報考。
               
                凝聚態(tài)物理
               
                本學科2005年獲得博士學位授予權,是研究凝聚態(tài)物質的結構間相互作用規(guī)律以及它們與物理性質之間聯(lián)系的一門學科,其研究往往與實際的技術應用密切相關,其成果是一系列新技術、新材料和新器件的源泉,在當今的高新技術領域起著關鍵的作用。
               
                本學科主要研究方向:低維、介觀及人工微結構的物理性質,計算凝聚態(tài)物理,電磁功能材料與器件,多體系統(tǒng)與強關聯(lián)理論。
               
                本學科近年來獲省部級獎勵3項,獲得發(fā)明專利3項,出版學術專著2部,發(fā)表SCI、EI、ISTP收錄論文100余篇。
               
                本學科現有教授4人,副教授4人,其中博士生導師3人。
               
                歡迎物理學、材料物理、電子等相關專業(yè)的本科畢業(yè)生報考。
               
                光學
               
                本學科是研究光輻射的性質及其與物質相互作用的一門基礎學科,其研究范圍包括光的產生、傳輸與探測規(guī)律,光與原子、分子、電子、凝聚態(tài)、等離子體等各種物質形態(tài)的相互作用,高新技術中的光學問題。
               
                本學科主要研究方向:納米光子學、光傳感技術、生物醫(yī)學光子技術、光學信息處理。
               
                本學科近年來獲省部級以上科研獎勵3項,獲得發(fā)明專利3項,出版專著3部,發(fā)表SCI、EI、ISTP收錄論文60余篇。
               
                本學科現有教授4人,副教授3人,其中跨學科博士生導師1人。
               
                歡迎物理學、光信息科學與技術、電子等相關專業(yè)的本科畢業(yè)生報考。
               
                一般力學與力學基礎
               
                本學科2003年獲得碩士學位授予權,屬基礎理論與應用研究并重的學科,它特別注重基礎理論研究,并在機械、航空航天等領域有著廣泛的應用。本學科培養(yǎng)的研究生應掌握堅實的數學、力學知識,具有從事力學理論研究及解決工程實際中力學問題的能力。
               
                本學科主要研究方向:非線性振動理論及應用、磁固耦合動力學、結構動力學分析及應用、機構動力學理論及應用、復雜系統(tǒng)機械振動及壽命評估。
               
                本學科近年來承擔國家、省部級科研課題多項,發(fā)表學術論文100余篇。
               
                本學科現有教授9人,副教授3人。
               
                歡迎力學、機械、結構及其他相關專業(yè)的本科畢業(yè)生報考。
               
                固體力學
               
                本學科1986年獲得碩士學位授予權,它在基礎理論研究的基礎上,將研究方向與機械、材料等學科緊密結合,使科研與工業(yè)生產中的實際力學問題相結合。本學科培養(yǎng)的研究生應掌握堅實的數學、力學知識,具有從事力學理論研究及解決工程實際中力學問題的能力。
               
                本學科主要研究方向:磁彈性力學理論及應用、材料損傷與斷裂機理、復合材料力學及應用、力學問題的微觀方法、固體力學能量原理及應用。
               
                本學科近年來承擔國家、省部級科研課題多項,并獲多項國家和省部級科研獎勵,發(fā)表學術論文100余篇。
               
                本學科現有教授9人,副教授3人。
               
                歡迎力學、機械、結構及其他相關專業(yè)的本科畢業(yè)生報考。
               
                流體力學
               
                本學科2005年獲得碩士學位授予權,它采用理論和計算相結合的研究方法,在流體力學及工程領域中開展了較為廣泛的研究,取得了許多重要科研成果。本學科培養(yǎng)的研究生應掌握堅實的數學、力學知識,具有從事力學理論研究及解決工程實際中力學問題的能力。
               
                本學科主要研究方向:計算流體力學及工程應用、流固耦合力學、復雜流場理論及數值模擬。
               
                本學科近年來承擔國家、省部級科研成果多項,發(fā)表學術論文100余篇。
               
                本學科現共有教授9人,副教授3人。
               
                歡迎力學、機械、結構及其他相關專業(yè)的本科畢業(yè)生報考。
               
                工程力學
               
                本學科1998年獲得碩士學位授予權,2003年獲得博士學位授予權,它具有較寬的科研領域和較好的科研基礎,工程實用性較強,與機械、結構等學科緊密結合,完成了許多重大工程實際課題。本學科培養(yǎng)的研究生應掌握堅實的數學、力學知識,注重工程應用,有較強的解決工程實際問題的能力。
               
                本學科主要研究方向:結構振動控制與抗震加固、分子動力學模擬、結構數值分析、機械構件的疲勞損傷機理、電磁力學及其應用。
               
                本學科近年來承擔國家、省部級科研課題多項,發(fā)表學術論文100余篇。
               
                本學科現有教授9人,副教授3人,其中博士生導師3人。
               
                歡迎力學、機械、結構及其他相關專業(yè)的本科畢業(yè)生報考。
               
                機械制造及其自動化
               
                本學科是國家重點學科,它是研究機械制造系統(tǒng)、機械制造過程及制造手段的學科,1986年獲得碩士學位授予權,2003年獲得博士學位授予權。
               
                本學科主要研究方向:超精密加工與微納米制造、數字化設計制造及企業(yè)信息化、并聯(lián)機器人設計理論與應用、數控裝備與生產自動化、特種加工、復雜刀具設計及制造。
               
                本學科近年來在國內外重要學術期刊上發(fā)表科技論文300余篇,出版專著3部,獲科研獎勵12項,其中國家級獎1項,省部級獎5項。目前承擔科研項目20余項,其中國家自然科學基金3項,河北省自然科學基金3項。
               
                本學科現有教師22人,其中博士生導師3人,教授8人,副教授8人,青年教師均具有博士學位,45歲以下教授占教授總人數的60%。
               
                歡迎相關專業(yè)的本科畢業(yè)生報考。
               
                機械電子工程
               
                本學科是國家重點學科,是將機械學、電子學、液壓系統(tǒng)、自動控制技術、信息化技術、計算機技術等有機融合而形成的一門綜合性學科,1987年獲得碩士學位授予權,2000年獲得博士學位授予權,1996年成立機電控制工程研究所、機器人研究所及機電系統(tǒng)研究所。
               
                本學科主要研究方向:冶金機械電液控制系統(tǒng)、管道動特性應用、液壓系統(tǒng)控制策略、非線性系統(tǒng)的混沌控制及智能故障預報、并聯(lián)機器人機構學理論與應用、并聯(lián)機械與數控加工機床、微操作機器人系統(tǒng)、新型傳感器技術及應用、嵌入式仿真機器人系統(tǒng)、醫(yī)用機電一體化系統(tǒng)、CAD/CAM技術、新型液壓元件及應用流體力學、機械工況監(jiān)測及故障診斷技術。
               
                本學科近年來在國內外重要學術刊物上發(fā)表論文共400余篇,出版專著13部,獲獎成果共9項,其中國家級3項,省部級6項。目前承擔項目共40余項,其中國家攻關項目、國家863項目、國家自然科學基金等重點項目12項。
               
                本學科現有教師40人,其中博士生導師11人,教授19人,副教授9人。
               
                歡迎相關專業(yè)的本科畢業(yè)生報考。
               
                機械設計及理論
               
                本學科是國家重點學科,1978年恢復碩士學位授予權,1984年獲得博士學位授予權。本學科下設軋機研究所、機械學研究所、機械設計研究所、連鑄連軋研究所和河北省重點實驗室“高精度軋制技術裝備工程研究中心”。
               
                本學科主要研究方向:軋制工程技術理論、現代機械設計理論與方法、加工過程質量控制與計算機仿真技術、現代機械傳動理論及應用、摩擦學原理及應用、現代冶煉設備及工藝、計算機輔助工程。
               
                本學科近年來承擔了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國家重點科技攻關項目和省部級科研項目30余項,年均科研經費1000余萬元,獲國家和省部級獎16項,其中國家獎4項,省部級一等獎4項,二等獎8項,三等獎1項。
               
                本學科現有教師45人,其中博士生導師14人,享受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17人,教授24人,副教授和高級工程師21人,中青年教師均獲得博士學位或正在攻讀博士學位。
               
                歡迎相關專業(yè)的本科畢業(yè)生報考。
               
                車輛工程
               
                本學科是國家重點學科,具有博士學位授予權。
               
                本學科主要研究方向:汽車車身設計與制造技術、車輛系統(tǒng)動力學、汽車零件液壓脹形工藝理論與技術、汽車電子控制技術、車輛系統(tǒng)智能測試與控制技術、車輛人機系統(tǒng)工程。
               
                本學科近年來完成科研項目22項,其中國家級、省部級項目9項,獲得國家級、省部級科技進步獎6項,發(fā)表論文80余篇,出版專著1部教材6部,目前在研項目11項,其中國家級、省部級項目4項。
               
                本學科現有教師15人,其中教授5人,副教授6人,具有博士學位者7人。
               
                歡迎車輛工程、機械設計及自動化專業(yè)、材料加工工程等專業(yè)的本科畢業(yè)生報考。
               
                流體傳動及控制
               
                本學科一級學科是國家重點學科,它是現代機械科學的重要分支,主要研究流體動力分配、傳遞與控制的規(guī)律,致力于提高傳動與控制過程的運動與動力學體制,滿足工程技術目標和環(huán)境要求,具有機械、微電子技術、液壓與氣動、現代測試、現代控制和計算機技術交叉綜合的技術優(yōu)勢,無論在軍事工業(yè)領域還是在民用工業(yè)領域都有廣泛的應用。
               
                本學科主要研究方向:重型機械電液伺服控制系統(tǒng)、液壓系統(tǒng)控制策略和智能故障診斷預報、新型液壓元件與應用、復雜流道的流場分析、液壓機和水壓機控制系統(tǒng)可靠性、工程機械液壓系統(tǒng)及控制技術。
               
                本學科近年來在國內核心學術刊物發(fā)表論文143篇,被國際著名檢索EI、ISTP收錄共27篇,近三年科研經費累計達1230.1萬元,其中縱向科研基金達113.8萬元,榮獲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1項、省部級科技進步獎12項。
               
                本學科現有博士生導師6人,教授12人,副教授3人,具有博士學位者11人,具有在國外學習經歷的7人。
               
                歡迎相關專業(yè)的本科畢業(yè)生報考。
               
                微機電工程
               
                本學科一級學科是國家重點學科,它是集機械、電子、化學、物理、光學、生物、材料等多學科技術于一體的綜合性、交叉性學科。本學科在微米/納米技術基礎上,研究對微米/納米材料進行設計、加工、制造、測量和控制。它可將機械構件、光學系統(tǒng)、驅動部件、電控系統(tǒng)集成為一個整體單元的微型系統(tǒng)。微電子機械系統(tǒng)不僅能夠采集、處理與發(fā)送信息或指令,還能夠按照所獲取的信息自主地或根據外部的指令采取行動。它用微電子技術和微加工技術相結合的制造工藝,制造出各種性能優(yōu)異、價格低廉、微型化的傳感器、執(zhí)行器、驅動器和微系統(tǒng)。
               
                本學科主要研究方向:新型微動機器人系統(tǒng)、機器人微夾持器系統(tǒng)、新型納米材料物性檢測、納米摩擦學、微/納米流體、微傳感器研制、微細加工技術、微加工方法和表面形成機理、超光整加工表面質量評價、超光整加工表面檢測理論及方法。
               
                本學科近年來在國內外刊物上發(fā)表論文30余篇,1990年開始承擔863項目,采用柔性鉸鏈和STEWART機構研制成功了國內首臺微操作并聯(lián)機器人,目前承擔國家自然科學基金3項,燕大科研平臺項目1項。
               
                本學科現有博士生導師2人,教授6人,副教授7人。
               
                歡迎相關專業(yè)的本科畢業(yè)生報考。
               
                重型裝備設計理論及其數字化技術
               
                本學科一級學科是國家重點學科,它以重型裝備為研究對象,設計、研究和分析國民經濟支柱產業(yè)相關的重型裝備。
               
                本學科主要研究方向:重大裝備的數字化設計及裝配工藝、重大裝備關鍵部件性能預報及其制造工藝設計、重大裝備性能綜合分析及其產品質量預報、重大裝備工藝控制模型。
               
                本學科在大型成套設備與關鍵技術等領域與重型機械企業(yè)合作取得的重要研究成果,獲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2項、省部級科技進步一、二等獎10項,學術著作《板厚板形控制》和《三維軋制理論及其應用——模擬軋制過程的條元法》在我國重型機械行業(yè)廣為流傳,并建有國家級工程研究中心。
               
                本學科現有博士生導師2人,教授5人,副教授5人。
               
                歡迎相關專業(yè)的本科畢業(yè)生報考。
               
                光學工程
               
                本學科是河北省重點學科,具有博士學位授予權。光學工程學科研究內容覆蓋光學儀器及技術、光電子技術及光子學、光信息技術等三個主要領域。
               
                本學科主要研究方向:紅外技術與特種光纖、短距離光纖通信系統(tǒng)、光纖傳感技術、光電檢測技術、高分辨率成像技術。
               
                本學科目前承擔著國家863、973、國家自然科學基金等重要研究課題。
               
                本學科現有教授6人(其中博士生導師3人),副教授10人。
               
                歡迎電子科學與技術、光信息科學與技術、儀器科學與技術、檢測技術與自動化、物理學等相關專業(yè)的本科畢業(yè)生報考。
               
                精密儀器及機械
               
                本學科具有博士學位授予權,擁有儀器科學與技術博士后科研流動站,主要培養(yǎng)掌握各種物理量的檢測原理與技術,研究、設計、制造相應的精密儀器與智能儀器的高級工程技術人才。
               
                本學科主要研究方向:精密測試及機械故障診斷技術、環(huán)境檢測與激光生物物理技術、精密機械結構型能參數測試與工程遙測技術。
               
                本學科近年來獲國家、省部級科技進步獎8項,承擔國家及省部級科研課題20余項,出版著作及教材3部、發(fā)表學術論文300余篇,其中被三大檢索收錄80余篇。
               
                本學科現有教師22人,其中博士生導師4人,教授8人,副教授6人,45歲以下青年教師全部具有博士或碩士學位。
               
                歡迎測控技術及儀器、精密儀器及機械、光學工程、電子信息、機械電子工程、自動化、電力及物理等相關專業(yè)的本科畢業(yè)生報考。
               
                測試計量技術及儀器
               
                本學科具有博士學位授予權,擁有儀器科學與技術博士后科研流動站。
               
                本學科主要研究方向:光電檢測與光纖傳感技術、無線數字遙測遙控技術、信號采集及多路巡回檢測技術、動態(tài)測量與信號處理、智能化儀器儀表與計算機應用技術。
               
                本學科近年來獲國家、省部級科技進步獎10項,出版著作及教材10余部,發(fā)表學術論文600余篇,其中被三大檢索收錄80余篇。
               
                本學科現有博士生導師6人,教授11人,副教授和高級實驗師5人,中青年教師全部具有博士或碩士學位。
               
                歡迎測控技術及儀器、光學工程、精密儀器及機械、電子信息、機械電子工程、自動化、電力及物理等相關專業(yè)的本科畢業(yè)生報考。
               
                材料物理與化學
               
                本學科是河北省重點學科,是亞穩(wěn)材料制備技術與科學國家重點實驗室的主要依托學科之一,具有博士學位授予權。
               
                本學科主要研究方向:無機非金屬功能材料與器件、非晶及納米晶材料物理、金剛石及其它超硬材料、遠離平衡相變。
               
                本學科近三年承擔國家級科研項目34項,科研經費總額4180萬元,發(fā)表論文550余篇,其中在Phys.Rev.Lett.上發(fā)表論文4篇,被SCI、EI、ISTP收錄210余篇,授權專利8項,近五年獲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3項,所在材料科學與工程學院的各種實驗設備總值已過億元。
               
                本學科現有教師22人,其中教授15人(其中博士生導師11人),副教授2人,具有博士學位者14人,長江學者2人,國家新世紀人才1人,德國洪堡學者3人,國家杰出青年基金獲得者3人,全國百篇優(yōu)秀博士論文獲得者2人。
               
                歡迎材料物理、材料化學及其他相關專業(yè)的本科畢業(yè)生報考。
               
                材料學
               
                本學科是國家重點學科,是亞穩(wěn)材料制備技術與科學國家重點實驗室的主要依托學科之一,具有博士學位授予權,擁有博士后流動站。
               
                本學科為材料科學與工程學院(學院代碼002)和國防科技學院(學院代碼013)同時招生,請考生報名時慎重選擇,首先選擇專業(yè)所在學院,然后選擇研究方向和考試科目。
               
                本學科主要研究方向:先進鋼鐵材料、功能薄膜與器件、金剛石及其相關材料、大型鑄鍛件材料及熱處理、高分子材料。
               
                本學科近三年承擔國家級科研項目28項,科研經費總額4370萬元,發(fā)表論文450余篇,被SCI、EI、ISTP收錄210余篇,授權專利10項,2002年獲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1項,所在材料科學與工程學院的各種實驗設備總值已過億元。
               
                本學科現有教師36人,其中教授21人(其中博士生導師15人),副教授7人,具有博士學位者21人,歐亞科學院院士1人,燕趙學者1人,國家新世紀人才1人,享受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專家5人。
               
                歡迎材料科學與工程及其他相關專業(yè)的本科畢業(yè)生報考。
               
                材料加工工程
               
                本學科是河北省重點學科和強勢特色學科、河北省金屬精密塑性加工工程技術研究中心依托單位,1983年和1993年分別獲得碩士、博士學位授予權,2001年設立博士后流動站。
               
                本學科主要研究方向:大鍛件理論及技術、板材成形工藝及理論、精密成形、液壓機現代設計理論、成形過程控制、特種材料成形技術。
               
                本學科近年來獲科研成果獎30余項,其中國家級獎勵4項、省部級獎勵25項,目前承擔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國家863、973項目及大量企業(yè)合作項目,年均科研經費近1000萬元。
               
                本學科現有教師29人,其中教授16人(其中博士生導師7人),副教授和高級工程師8人,具有博士學位者13人。
               
                歡迎相關專業(yè)的本科畢業(yè)生報考。
               
                大型鑄鍛件材料與制造技術
               
                本學科是材料科學與工程一級學科自設的二級特色學科,具有博士學位授予權,它主要從事電站(包括火電站、水電站與核電站)設備、冶金設備、石化設備、軍工設備、船艦等專用大型鑄鍛件材料與制造技術領域的應用基礎研究、工藝設計與產品開發(fā)。
               
                本學科主要研究方向:大型鑄鍛件材料的微合金化及應用、大型鑄鍛件熱加工過程的物理模擬與數值模擬、特種軋輥材料的設計與工藝開發(fā)。
               
                本學科近三年承擔國家級科研項目25項,科研經費總額4370萬元,發(fā)表論文450余篇,被SCI、EI、ISTP收錄210余篇,授權專利10項,2002年獲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1項,所在材料科學與工程學院的各種實驗設備總值已過億元。
               
                本學科現有教師36人,其中教授21人(其中博士生導師15人),副教授7人,具有博士學位者21人,國家新世紀人才1人,享受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專家5人。
               
                歡迎金屬材料工程及其他相關專業(yè)的本科畢業(yè)生報考。
               
                高分子材料
               
                本學科是材料科學與工程一級學科自設的二級特色學科,具有博士學位授予權,它通過對高分子材料的合成與加工、組成與結構、物理性質及其使用性能之間相互關系的系統(tǒng)研究,合理有效地使用和發(fā)展新型高分子材料。
               
                本學科主要研究方向:高分子化學、高分子物理相關內容、高分子合金與共混、高分子加工與成型。
               
                本學科近三年承擔國家級科研項目25項,科研經費總額4370萬元,發(fā)表論文450余篇,被SCI、EI、ISTP收錄210余篇,授權專利10項,2002年獲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1項,所在材料科學與工程學院的各種實驗設備總值已過億元。
               
                本學科現有教師36人,其中教授21人(其中博士生導師15人),副教授7人,具有博士學位者21人,國家新世紀人才1人,享受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專家5人。
               
                歡迎材料化學、高分子材料及其他相關專業(yè)的本科畢業(yè)生報考。
               
                流體機械及工程
               
                本學科是研究輸送流體工藝中的流體機械工作原理、性能、產品設計以及與流體有關工程中流體力學問題的學科,涉及工業(yè)、農業(yè)、環(huán)保、能源、海洋、化工、石油、土建、礦山等國民經濟各部門。
               
                本學科主要研究方向:輸送過程自動化控制、液力傳控系統(tǒng)、流體機械內部流動、流體機械設計及CAD技術、氣壓和液壓傳動技術。
               
                本學科近年來在各類學術期刊發(fā)表論文190余篇,獲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1項、省部級獎4項。
               
                本學科現有教授8人,副教授6人。
               
                歡迎流體機械、各類輪機、熱能工程、通風給排水及各類相近機械類專業(yè)的本科畢業(yè)生報考。
               
                化工過程機械
               
                本學科以石化企業(yè)工程實際課題為主要目標,從技術難關或理論疑點分析開始,進行各類特種試驗測試和工藝過程驗證,直至工程實際推廣應用進行全方位研究。
               
                本學科主要研究方向:過程裝備檢測與控制技術、流體密封技術、過程裝備控制技術、新能源與節(jié)能技術、過程裝備制造技術。
               
                本學科近年來承擔多項省、市科研項目和企業(yè)委托項目,其中河北省自然科學基金項目、河北省科技攻關項5項,獲省科技進步獎2項,發(fā)表科研論文多篇,出版著作4部。
               
                本學科現有教授5人,副教授4人。
               
                歡迎過程裝備與控制工程及其他相關專業(yè)的本科畢業(yè)生報考。
               
                電機與電器
               
                本學科主要研究發(fā)電機和電動機的結構設計、性能控制、建模仿真、調速控制和節(jié)能技術,研究電機和電器測試、電氣控制設備。
               
                本學科主要研究方向:交流電機及其系統(tǒng)分析與監(jiān)控、電機控制及現代節(jié)能技術、電力電子電機控制技術、智能控制與智能電器。
               
                本學科近年來承擔了國家八五、九五重點科技攻關項目、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重點項目、國家自然科學基金、省自然科學基金以及重大橫向科研課題20余項,獲省部級以上獎勵2項、市級及其他獎勵3項。
               
                本學科現有教授6人(其中博士生導師3人),副教授10人。
               
                歡迎電氣工程及其自動化、自動化、測控、微電子及其他相關專業(yè)的本科畢業(yè)生報考。
               
                電力系統(tǒng)及其自動化
               
                本學科主要研究電力系統(tǒng)發(fā)電、輸電、電力系統(tǒng)運行和管理、系統(tǒng)穩(wěn)定控制以及保護和故障診斷等。
               
                本學科研究方向:電力系統(tǒng)穩(wěn)定控制、電力系統(tǒng)與電力設備故障診斷、電力系統(tǒng)繼電保護、電能質量測量與控制、電力系統(tǒng)線損計算與軟件設計、電力有源濾波器及諧波補償技術、低壓電網配電自動化。
               
                本學科近年來承擔了國家八五重點科技攻關項目、國家自然科學基金、省部自然科學基金以及重大科研課題10余項,獲省部級以上科技進步獎近10項,發(fā)表論文200余篇。
               
                本學科現有教授4人(其中博士生導師1人),副教授10人。
               
                歡迎電氣工程及其自動化及其他相關專業(yè)的本科畢業(yè)生報考。
               
                高電壓與絕緣技術
               
                本學科主要研究方向:電力設備絕緣狀態(tài)檢測與診斷、高壓電器、高電壓與絕緣測試技術、電力設備絕緣結構與絕緣配合、電氣設備故障診斷。
               
                本學科近年來承擔了國家八五重點科技攻關項目、國家自然科學基金、省部自然科學基金以及重大科研課題10余項,獲省部級以上科技進步獎近10項,發(fā)表論文200余篇。
               
                本學科現有教授4人(其中博士生導師1人),副教授10人。
               
                歡迎電氣工程及其自動化及其他相關專業(yè)的本科畢業(yè)生報考。
               
                電力電子與電力傳動
               
                本學科具有博士學位授予權,主要研究電能變換與控制、電力傳動及其自動化等理論和應用技術。
               
                本學科主要研究方向:高頻功率變換及軟開關技術、逆變電源及其控制技術、功率因數校正技術、開關電源、交直流傳動及控制、電力電子系統(tǒng)故障診斷與可靠性。
               
                本學科近年來承擔了國家八五、九五重點科技攻關項目、國家自然科學基金、省部級自然科學基金以及其它重大科研課題30余項,尤其是2003年獨立承擔了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重點項目,獲得省部級以上科技進步獎10余項,發(fā)表論文300余篇。
               
                本學科現有教授6人(其中博士生導師3人),副教授10人。
               
                歡迎電氣工程及其自動化、自動化、微電子及其他相關專業(yè)的本科畢業(yè)生報考。
               
                電工理論與新技術
               
                本學科主要研究電網絡、電磁場和基于新原理、新材料等電工新技術的理論、方法及應用技術,是電氣工程學科的一個新的生長點。
               
                本學科主要研究方向:太陽能、風能等可再生能源及新型發(fā)電技術,超導電工技術,生物電磁現象及應用,電網絡的理論、分析與設計,電氣設備狀態(tài)監(jiān)測與故障診斷,電磁兼容及干擾抑制技術,新型敏感器件及其應用,虛擬現實與虛擬儀器技術。
               
                本學科近年來承擔了國家自然科學基金、省部級自然科學基金以及其它重大科研課題20余項,獲得省部級以上科技進步獎10余項,發(fā)表論文200余篇。
               
                本學科現有教授4人(其中博士生導師2人),副教授6人。
               
                歡迎電氣工程及其自動化、自動化、測控、微電子及其他相關專業(yè)的本科畢業(yè)生報考。
               
                物理電子學
               
                本學科是電子科學與技術一級學科所屬的二級學科,是近代物理學、電子學、光學、光電子學、量子電子學及相關技術的交叉學科,主要在電子工程和信息科學技術領域內進行基礎和應用研究。
               
                本學科主要研究方向:光纖傳感與信息處理、聚合物光纖通信系統(tǒng)、微結構光纖制備與性能測試、光學晶體及功能器件。
               
                本學科目前承擔著國家863、973、國家自然科學基金等研究課題。
               
                本學科現有教授4人(其中博士生導師2人),副教授4人。
               
                歡迎電子科學與技術、光信息科學與技術、儀器科學與技術、檢測技術與自動化、物理學等相關專業(yè)的本科畢業(yè)生報考。
               
                電路與系統(tǒng)
               
                本學科于1978年開始招收碩士研究生,1986年獲得碩士學位授予權,1998年獲得博士學位授予權。
               
                本學科主要研究方向:網絡分析與綜合、數字信號理論與系統(tǒng)、現代通信理論與系統(tǒng)、電子與光電子傳感及檢測系統(tǒng)。
               
                本學科目前承擔著國家863、國家自然科學基金等50余項研究課題,獲省部級以上科技進步獎20多項,發(fā)表論文400余篇。
               
                本學科現有教授12人(其中博士生導師5人),副教授18人。
               
                歡迎信息科學技術類、電氣工程類的本科畢業(yè)生報考。
               
                微電子學與固體電子學
               
                本學科是電子科學與技術一級學科所屬的二級學科,是信息科學與技術的先導和基礎,主要研究半導體器件物理與固體物理,電子材料與固體電子器件、超大規(guī)模集成電路的設計與制造技術。
               
                本學科主要研究方向:新型光波導器件、光電功能材料與器件、集成電路設計與仿真、新型傳感器理論與應用。
               
                本學科目前承擔863、973、國家自然科學基金等多項研究課題。
               
                本學科現有教授4人(其中博士生導師1人),副教授4人。
               
                歡迎電子科學與技術、電子工程、通信工程、材料科學與工程、物理學等相關專業(yè)的本科畢業(yè)生報考。
               
                電磁場與微波技術
               
                本學科主要研究方向:電磁仿真與雷達信號處理、電磁場理論及其應用技術、特種光纖與光纖通信。
               
                本學科目前承擔863、973、國家自然科學基金等多項研究課題。
               
                本學科現有教授6人,副教授11人。
               
                歡迎電子工程、通信工程、光電子工程、物理學等相關專業(yè)的本科畢業(yè)生報考。
               
                通信與信息系統(tǒng)
               
                本學科以信息處理及通信系統(tǒng)為主要研究對象,以數學方法和計算機技術為主要工具,對各種信息處理、現代數字通信及寬帶網等理論進行研究,并實現對工程系統(tǒng)的計算機仿真、設計及實現。
               
                本學科主要研究方向:現代通信技術、數字圖像處理與傳輸、通信保密技術、生物識別技術、電磁測井、綜合業(yè)務數字網。
               
                本學科繼70年代承擔并高質量完成國家重點科研攻關項目大型單邊帶通信機系統(tǒng)等項目以來,已取得了一大批豐碩的科研成果,獲國家級科技進步獎2項、省部級科技進步獎11項,發(fā)表論文300余篇。目前承擔著國家自然科學基金、河北省自然科學基金多項研究課題。
               
                本學科現有教授7人、副教授8人。
               
                歡迎通信工程、電子信息工程及其他相關專業(yè)的本科畢業(yè)生報考。
               
                信號與信息處理
               
                本學科以信號理論與信息處理技術為主要研究對象,并以現代數學方法和計算機技術為主要工具,研究各種信息處理理論與技術尤其是現代數字信號理論與技術,掌握現代信號處理理論與系統(tǒng)的計算機仿真、設計與實現。
               
                本學科主要研究方向:智能信號處理、圖像處理、模式識別、數據壓縮、生物識別技術、通信編碼、雷達信號處理、數字遙感技術、工程遙測遙控技術。
               
                本學科在信號處理理論與系統(tǒng)仿真技術領域開展了廣泛的科學研究工作,相繼完成了一批國家、省、部及地方的重要科研項目,獲國家級科技進步獎2項、省部級科技進步獎13項,發(fā)表論文300余篇。目前承擔著國家自然科學基金、河北省自然科學基金多項研究課題。
               
                本學科現有教授7人,副教授8人。
               
                歡迎通信工程、電子信息工程及其他相關專業(yè)的本科畢業(yè)生報考。
               
                控制理論與控制工程
               
                本學科是我國首批具有碩士學位授予權的學科,1978年開始招生,2000取得博士學位授予權。
               
                本學科主要研究方向:非線性系統(tǒng)控制、魯棒自適應控制、智能控制、計算機控制、線性系統(tǒng)分析與綜合、無線傳感器網絡控制與性能優(yōu)化、通信網絡擁塞控制、復雜生產工程綜合自動化、機器人控制、嵌入式系統(tǒng)。
               
                本學科近年來獲國家二、三等獎各1項、省部級獎11項,發(fā)表學術論文300余篇。
               
                本學科現有長江學者特聘教授1人,教授9人,副教授12人。
               
                歡迎自動化及其他相關專業(yè)的本科畢業(yè)生報考。
               
                檢測技術與自動化裝置
               
                本學科是博士點學科,主要培養(yǎng)掌握各類信號的檢測、處理及控制理論與技術的人才,培養(yǎng)研究、設計、制造相應的測試儀器、智能儀器及控制儀表的高級工程技術人才。
               
                本學科主要研究方向:機械量測量與信號分析技術、過程參數檢測與智能控制技術、復雜系統(tǒng)仿真、系統(tǒng)狀態(tài)監(jiān)測、新型傳感器與自動化裝置、光電檢測技術儀表及其應用、弱信號檢測理論、多傳感器數據融合圖像處理與顯示。
               
                本學科近年來獲省部級獎11項,發(fā)表與學科相關的學術論文200余篇,出版學術著作多部,承擔包括國家自然基金等縱橫項科研項目20余項。
               
                本學科現有博士生導師1人,教授4人,副教授和高級實驗師6人。
               
                歡迎測控技術及儀器、自動化、光電子及其他相關專業(yè)的本科畢業(yè)生報考。
               
                系統(tǒng)工程
               
                本學科2000年獲得碩士學位授予權,2005年獲得博士學位授予權,它是系統(tǒng)科學在實際中的應用,系統(tǒng)科學作為信息、控制和管理等多門學科的交叉學科,用于解決各類日益復雜的、跨學科的較大系統(tǒng)的實際問題。本學科主要研究系統(tǒng)的建模、分析、設計、優(yōu)化、控制、預測和決策,培養(yǎng)具有廣博的專業(yè)及領域知識、能熟練運用計算機網絡等信息技術工具的高級人才。
               
                本學科主要研究方向:復雜系統(tǒng)建模與優(yōu)化及其軟計算方法、企業(yè)信息化管理與集成技術、商業(yè)與服務系統(tǒng)運作優(yōu)化與決策、ERP與電子商務系統(tǒng)理論及技術、先進制造系統(tǒng)工程、先進信息系統(tǒng)工程。
               
                本學科近年來獲國家二等獎1項、部一等獎1項、二等獎2項,發(fā)表學術論文200余篇。
               
                本學科現有教授4人,副教授6人。
               
                歡迎自動化、數學與應用數學、信息與計算科學、電氣信息類、機械電子類及其他相關專業(yè)的本科畢業(yè)生報考。
               
                模式識別與智能系統(tǒng)
               
                本學科2003年獲得碩士學位授予權,2005年獲得博士學位授予權,它是近年來在信號處理、人工智能、控制論、計算機技術等學科基礎上發(fā)展起來的新型學科,主要研究信息的采集、處理與特征提取,模式識別與分析,人工智能以及智能系統(tǒng)的設計。
               
                本學科主要研究方向:圖像模式識別、語音識別、計算機控制、視覺伺服與控制、生物信息處理、模糊控制、神經網絡智能控制、復雜系統(tǒng)建模與控制、嵌入式系統(tǒng)、板形板厚綜合智能控制。
               
                本學科近年來獲國家二等獎1項、部一等獎1項、部二等獎4項,發(fā)表學術論文200余篇。
               
                本學科現有教授5人,副教授6人。
               
                歡迎自動化及其他相關專業(yè)的本科畢業(yè)生報考。
               
                導航、制導與控制
               
                本學科是博士點學科,它是以數學、力學、控制理論與工程、信息科學與技術、系統(tǒng)科學、計算機技術、傳感與測量技術、建模與仿真技術等學科為基礎的綜合性應用技術學科,主要通過導航、制導、控制及仿真研究航空、航天、航海、陸行各類運動體的運動姿態(tài)、運動軌跡,是國防武器系統(tǒng)和民用運輸系統(tǒng)的重要核心技術之一,主要培養(yǎng)從事導航、制導與控制系統(tǒng)的研究、開發(fā)、設計等方面的高級專門人才。
               
                本學科主要研究方向:空間飛行器制導與控制、彈道飛行器制導與控制、制導與系統(tǒng)仿真、探測制導與控制技術、航天用多傳感器信息融合技術、軍工系統(tǒng)測控技術。
               
                本學科近年來發(fā)表學術論文100余篇,完成多項科研項目。
               
                本學科現有教授4人,副教授4人。
               
                歡迎自動化及其他相關專業(yè)的本科畢業(yè)生報考。
               
                計算機系統(tǒng)結構
               
                本學科主要研究計算機軟件與硬件的功能匹配,確定軟件與硬件間的界面,研究計算機系統(tǒng)的物理或硬件結構、各組成部分的屬性以及這些部分的相互聯(lián)系。
               
                本學科主要研究方向:并行與分布式體系結構、并行與分布式計算、計算機虛擬仿真技術、計算機網絡與應用系統(tǒng)、網絡計算機及其應用、多機系統(tǒng)、神經網絡技術、計算機接口技術、多媒體系統(tǒng)技術、智能計算與并行處理。
               
                本學科近年來獲省部級獎9項,發(fā)表學術論文300余篇。
               
                本學科現有教授7人,副教授10人。
               
                歡迎計算機科學與技術及其他相關專業(yè)的本科畢業(yè)生報考。
               
                計算機軟件與理論
               
                本學科主要研究軟件開發(fā)、維護以及使用過程中所涉及的理論、方法和技術,探討計算機科學與技術發(fā)展的理論基礎。
               
                本學科主要研究方向:計算機系統(tǒng)理論、軟件理論、算法及復雜性理論、系統(tǒng)軟件及軟件自動化、分布式數據庫系統(tǒng)、軟件工程與軟件工程環(huán)境、軟件復用與構件技術、并行處理與高性能計算、智能軟件、網絡計算與信息安全。
               
                本學科近年來獲省部級獎11項,發(fā)表學術論文400余篇,出版學術著作多部。
               
                本學科現有教授7人,副教授11人。
               
                歡迎計算機科學與技術及其他相關專業(yè)的本科畢業(yè)生報考。
               
                計算機應用技術
               
                本學科是博士點學科,它以工程領域內的計算機應用技術為主要對象,以數學方法和計算機基本理論和技術為主要工具,研究計算機應用于各個領域所涉及的原理、方法和技術。
               
                本學科主要研究方向:人工智能、計算機圖形學與CAD、圖像處理與模式識別、計算機視覺、多媒體應用技術、人機交互技術、計算機模擬技術、基于網絡的計算機應用技術、智能控制與機器人學、管理信息系統(tǒng)。
               
                本學科近年來獲國家及省部級獎15項,發(fā)表學術論文500余篇,出版學術著作多部。
               
                本學科現有教授13人(其中博士生導師9人),副教授15人。
               
                歡迎計算機科學與技術及其他相關專業(yè)的本科畢業(yè)生報考。
               
                結構工程
               
                本學科主要研究內容為建筑結構的設計理論和方法。
               
                本學科主要研究方向:工程結構材料的制備技術及結構耐久性理論,混凝土結構、鋼結構、組合結構的設計理論和方法,工程結構的抗震、減震與隔震技術,工程結構地基基礎的設計與理論分析,地基處理及巖土工程設計與理論分析。
               
                本學科近年來完成縱向科研課題10余項、橫向科研課題30余項,獲省部級科研獎勵5項、市廳級科研獎勵10項,發(fā)表較高水平論文近百篇。
               
                本學科現有教授、副教授10人。
               
                歡迎土木工程及其他相關專業(yè)的本科畢業(yè)生報考。
               
                化學工藝
               
                本學科的研究范圍包括所有化學產品生產都要涉及的化學合成原理、工藝路線及條件、生產設備及工藝等,旨在培養(yǎng)具有化學與化工方面的理論知識,在化學化工、能源、環(huán)境、生物、材料及藥物等領域中能夠解決相關化學合成原理、產品性能與工藝技術等問題,尤其是高新技術產品、新合成工藝與技術的設計、開發(fā)與應用等的高級技術與管理人才。
               
                本學科主要研究方向:綠色化學工藝,化工生態(tài)循環(huán)經濟,光電納米半導體材料,太陽能和鎳氫電池,新型有機功能分子及其材料的設計、合成與應用,有機合成化學及工藝,螺旋藻和礦物中有效成分的提取與應用,工業(yè)脫硫技術,分子篩催化。
               
                本學科現有博士生導師5人,教授7人,副教授10人,并新引進院士1人,法國及日本留學博士后1人。
               
                歡迎化學、化工、環(huán)境、生物、材料、高分子、食品、藥物化學等專業(yè)的本科畢業(yè)生報考。
               
                應用化學
               
                本學科是博士點學科。
               
                本學科主要研究方向:功能無機材料和納米材料的設計、合成、制備及性能,新能源材料化學及各種先進電源的制造工藝及其基礎理論,功能材料電沉積和材料表面電化學改性技術,清潔環(huán)保防護技術,生物高技術醫(yī)藥產品及動物生物技術。
               
                本學科近年來承擔多項國家、省、市科研項目和企業(yè)委托科研項目,其中863 項目、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河北省自然科學基金項目、河北省科技攻關項目以及河北省博士基金項目等共計22項,發(fā)表科研論文346篇,被SCI、EI、ISIP收錄近百篇,出版著作10部。
               
                本學科現有博士生導師6人(其中中國工程院院士1人),教授8人,副教授8人,其中具有博士學位者12人,享受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者4人,全國百篇優(yōu)秀博士學位論文獲得者1人。
               
                歡迎化學、化工、環(huán)境、生物、材料、高分子、食品、藥物化學等專業(yè)的本科畢業(yè)生報考。
               
                油氣井工程
               
                石油與天然氣是國民經濟的戰(zhàn)略物資、重要能源和化工原料。本學科主要為經濟、高效和最大限度地開采油氣資源培養(yǎng)高級技術人才。
               
                本學科主要研究方向:油氣井工程力學、油氣井工作液的化學和力學、油氣井工程測量與過程控制、油氣井測井數據采集處理與解釋。
               
                本學科近年來獲省部級獎勵7項,發(fā)表學術論文180篇,出版專著3部,具有長期、穩(wěn)定的科研項目來源。
               
                本學科現有博士生導師1人,教授2人,副教授1人。
               
                歡迎石油工程、機械設計制造及自動化、工程力學、勘查技術與工程、資源勘查工程、地球物理測井等專業(yè)的本科畢業(yè)生報考。
               
                油氣田開發(fā)工程
               
                石油與天然氣是國民經濟的戰(zhàn)略物資、重要能源和化工原料。本學科培養(yǎng)的碩士生既有堅實的基礎理論知識,又具有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可從事教學、科研和油田實際工作等。
               
                本學科主要研究方向:采油采氣工程理論與技術、采油機械系統(tǒng)工作理論與節(jié)能技術、油氣藏描述及開發(fā)地質建模的理論與方法、油氣田開發(fā)理論與方法、提高采收率理論與技術、石油工程信息系統(tǒng)。
               
                本學科近年來獲省部級獎勵7項,發(fā)表學術論文180篇,出版專著4部,與國內多家油田建立了長期、穩(wěn)定的科研協(xié)作關系,科研項目來源豐富。
               
                本學科現有博士生導師1人,教授2人,副教授5人。
               
                歡迎石油工程、資源勘查工程、機械設計制造及自動化、工程力學、勘查技術與工程、計算機技術等專業(yè)的本科畢業(yè)生報考。
               
                載運工具運用工程
               
                本學科主要研究方向:汽車電子控制技術、車載總線網絡信息技術、混合動力技術、先進汽車控制與車輛安全系統(tǒng)、載運工具零部件先進制造技術與結構分析、交通運輸組織與管理。
               
                本學科近幾年完成科研項目12項,其中國家級、省部級項目6項,獲得國家級、省部級科技進步獎4項,發(fā)表論文60余篇,出版專著1部教材6部。目前在研科研項目9項,其中國家級、省部級項目4項。
               
                本學科現有教師13人,其中教授3人,副教授6人,具有博士學位者7人。
               
                對報考本專業(yè)的考生要求掌握汽車構造、汽車運用、汽車性能檢測、汽車電子控制技術等方面知識。
               
                環(huán)境工程
               
                本學科主要研究方向:水污染控制、大氣污染控制、固體廢物處置與資源化、土壤污染治理與修復、環(huán)境規(guī)劃與管理、生態(tài)建設,重點解決各種污染物的遷移、轉化和致毒機理。
               
                本學科具有工藝設計和設備設計的能力,已為國內多家工礦企業(yè)提供了多套環(huán)保設備,近年來已承擔多項省、市科研項目和企業(yè)委托科研項目,年均科研到款超過500萬元,發(fā)表學術論文100余篇,被SCI、EI收錄20余篇,出版著作4部。
               
                本學科現有博士生導師1人,教授、副教授8人,年輕教師都具有博士學位。
               
                歡迎環(huán)境工程、環(huán)境科學、給排水、市政工程、建筑工程及其他相關專業(yè)的本科畢業(yè)生報考。
               
                生物醫(yī)學工程
               
                本學科是運用現代自然科學和工程技術的原理和方法,研究用于防病、治病、人體功能輔助及衛(wèi)生保健的人工材料、制品、裝置和系統(tǒng)的工程原理學科,是工程學科與生物醫(yī)學相結合的邊緣學科,可在儀器科學一級學科下招收博士研究生。
               
                本學科主要研究方向:生物醫(yī)學信息處理、中醫(yī)工程學、物理因子的生物學效應、生物醫(yī)學儀器。
               
                本學科目前承擔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5項,省部級項目5項,發(fā)表學術論文200余篇,并且在國際刊物有文章發(fā)表。
               
                本學科現有教授5人,副教授5人,其中博士生導師1人,具有博士學位者5人。
               
                歡迎儀器科學、計算機科學、電子學、物理學、醫(yī)學、生物學、中醫(yī)針灸學等專業(yè)的本科畢業(yè)生報考。
               
                管理科學與工程
               
                本學科是博士點學科,它側重于研究同現代生產經營、科技、經濟、社會等發(fā)展相適應的管理理論、方法和工具,應用現代科學方法與科技成就,闡明和揭示管理活動的規(guī)律,發(fā)展管理的理論、方法和工具,提高管理的效率。
               
                本學科主要研究方向:工程項目評價與管理、金融工程管理、環(huán)境管理與可持續(xù)發(fā)展、現代生產管理理論與方法、系統(tǒng)工程與運籌學、信息管理和知識管理的理論與政策、電子商務與管理信息系統(tǒng)。
               
                本學科近年來公開發(fā)表論文180余篇,承擔國家及省部級科研項目64項,獲得國家及省部級獎勵13項。
               
                本學科現有博士生導師5人,教授15人,副教授17人,具有博士學位者10人。
               
                本學科以管理學、數學、經濟學、系統(tǒng)科學理論為主要理論基礎,歡迎經濟管理類、數學、計算機、機械等專業(yè)的本科畢業(yè)生報考。
               
                會計學
               
                本學科屬工商管理一級學科,授管理學碩士學位,它主要研究與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相適應的現代財會理論與方法,通過運用現代科學方法與實證研究,揭示和闡明管理活動中資金運動規(guī)律,發(fā)展財務、會計、審計等方面的理論與方法,規(guī)避風險,提高理財效率。
               
                本學科主要研究方向:財務會計理論與方法、財務管理理論與實務、管理會計理論與方法、審計理論與審計實務、會計信息系統(tǒng)開發(fā)與應用。
               
                本學科近年來公開發(fā)表學術論文160余篇,承擔國家及省部級科研課題37項,獲得國家及省部級獎勵10余項。
               
                本學科現有博士生導師5人,教授5人,副教授4人,具有博士學位者3人。
               
                本學科以經濟學、管理學、會計學理論為主要理論基礎,歡迎經濟管理類專業(yè)的本科畢業(yè)生報考。
               
                企業(yè)管理
               
                本學科主要研究同現代企業(yè)生產經營、科技發(fā)展相適應的管理理論和方法,應用現代科技成就,揭示企業(yè)活動規(guī)律,研究企業(yè)發(fā)展的理論、方法和工具,提高管理效率和效益。
               
                本學科主要研究方向:戰(zhàn)略管理與企業(yè)發(fā)展、企業(yè)市場營銷與跨國經營、企業(yè)財務與管理控制、企業(yè)人力資源與組織管理、企業(yè)生產管理與質量管理、企業(yè)物流與供應鏈管理。
               
                本學科近年來公開發(fā)表論文150余篇,承擔國家及省部級科研項目29項,獲得國家及省部級獎勵10項。
               
                本學科現有博士生導師3人,教授10人,副教授12人,具有博士學位者5人。
               
                本學科以經濟學、管理學理論為主要理論基礎,歡迎經濟管理類專業(yè)的本科畢業(yè)生報考。
               
                旅游管理
               
                燕山大學是河北省第一所獲得旅游管理碩士學位授予權的院校,也是國內最早設立旅游管理專業(yè)的院校之一。
               
                本學科主要研究方向:旅游經濟與發(fā)展戰(zhàn)略、旅游企業(yè)經營管理、旅游規(guī)劃與開發(fā)、旅游市場營銷、旅游文化。
               
                本學科近年來公開發(fā)表論文100余篇,出版教材和專著10余部,獲獎20余項,目前承擔省部級項目10項。
               
                本學科現有博士生導師1人,教授4人,副教授6人,具有博士學位者5人。
               
                歡迎經濟管理類、地理科學、環(huán)境科學、森林資源、環(huán)境生態(tài)、城市規(guī)劃、歷史文化等專業(yè)的本科畢業(yè)生報考。
               
                技術經濟及管理
               
                本學科是以技術的生產、流通和應用為基本對象,將技術與經濟管理結合的新興學科,為適應現代企業(yè)技術管理、工程項目可行性分析及有關部門投資規(guī)劃與資源利用管理等提供理論支持。
               
                本學科主要研究方向:技術經濟評估與項目管理、技術創(chuàng)新與風險投資、技術進步與可持續(xù)發(fā)展、高新技術產業(yè)化、資源優(yōu)化配置理論與方法。
               
                本學科近年來公開發(fā)表論文100余篇,承擔國家及省部級科研項目18項,獲得國家及省部級獎勵8項。
               
                本學科現有博士生導師1人,教授8人,副教授10人,具有博士學位者5人。
               
                本學科以管理學、數學、經濟學、系統(tǒng)科學理論為主要理論基礎,歡迎經濟管理類、數學、計算機、機械、建筑工程等專業(yè)的本科畢業(yè)生報考。
               
                行政管理
               
                本學科是管理學門類公共管理一級學科下的二級學科,授管理學碩士學位,它是在馬克思主義理論與管理科學指導下,圍繞國家公共管理的重大理論和實際問題,以行政管理的理論與實踐、公共人力資源管理研究、依法行政問題研究等為主要研究內容與方向,深化行政管理學科的基礎理論、學科領域的研究和建設,服務于我國行政管理的理論與實踐,培養(yǎng)具有科學發(fā)展觀,掌握行政管理基本理論與方法,了解本專業(yè)學科領域的學術動態(tài),具有較強的科研能力和實際工作能力,能夠從事本專業(yè)及有關的研究、教學和實際工作,造就適應政府與企事業(yè)行政管理需要的高級專門人才。
               
                本學科近年來共承擔國家和企事業(yè)合作項目30余項,發(fā)表論文200余篇。
               
                本學科為經濟管理學院(學院代碼005)和文法學院(學院代碼008)同時招生,請考生報名時慎重選擇,首先選擇專業(yè)所在學院,然后選擇研究方向和考試科目。
               
                [經濟管理學院]
               
                本學科主要研究方向:政府管理、公共經濟管理、公共組織與人力資源管理、公共事業(yè)管理。
               
                本學科現共有教師26人,其中教授15人(其中博士生導師5人),副教授11人。
               
                本學科要求報考經濟管理學院的考生具有扎實的經濟學與一定的數學基礎,能夠運用數學、經濟學等工具研究行政管理問題。
               
                [文法學院]
               
                本學科主要研究方向:行政管理理論與實踐、行政文化與行政倫理、公共治理與外事管理、公共經濟事務管理、社會人力資源管理、公共財政與財務管理、電子政務與科技管理、公共政策理論與實踐。
               
                本學科現共有教師20人,其中教授14人,副教授6人。
               
                本學科要求報考文法學院的考生為經濟管理類、行政學、政治學等專業(yè)的本科畢業(yè)生。
               
                工商管理碩士(MBA)
               
                工商管理碩士(MBA)教育是管理理論與管理實踐緊密結合的應用學科,它側重于企業(yè)管理實踐活動的研究,注重管理方法和工具的應用,專門為企業(yè)培養(yǎng)高級管理人才。
               
                本學科主要研究方向:企業(yè)經營與戰(zhàn)略管理、公司治理與資本運營、公司理財與項目管理、市場開發(fā)與跨國經營、生產運營與物流管理、企業(yè)文化與人力資源管理。
               
                本學科目前承擔國家級自然、社會科學基金項目4項,省部級項目23項,橫向課題及地方級項目40余項,在已鑒定的項目中,獲獎近30項,出版專著和教材17部,在國內外管理類一級、核心期刊發(fā)表科研論文140余篇,其中被SCI、EI、ISTP收錄20篇。
               
                本學科學術梯隊合理,其中博士生導師2人,教授11人,副教授8人,中青年教師全部具有碩士及博士學位或在讀博士學位,6人具有在國外學習和工作的經歷。

            標簽

            免責聲明

            本網站的信息及數據主要來源于網絡及各院校網站,本站提供此信息之目的在于為高考生提供更多信息作為參考,由于各方面情況的不斷調整與變化,敬請以權威部門公布的正式信息為準。

            • 洞察高考趨勢,把握未來脈搏
            • 點亮智慧之光,照亮高考之路

            教育新聞EDU NEWS

            最新高考政策解讀

            高考資訊NCEE INFO

            歷年高考錄取分數線匯總

            高校招生CELEB INTV

            歷年高考試題及答案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