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學有法,教無定法”,這是教育工作者們都明白的一個道理。意思是說,教學工作應該遵照學校的辦學方針、辦學目標及育人標準,不拘一格地靈活選用合適的教學方法而因材施教、因人施教。但是有一點應該是統(tǒng)一的:那就是不論選取何種方法,都要力所能及地培養(yǎng)學生的自我學習能力,盡力開發(fā)學生的思維,挖掘可利用的非智力因素,全方位地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提高學生的全面素質,變“要我學”為“我要學”。充分利用授課時間,提高課堂利用率和教學效率,最大限度地發(fā)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就青島恒星學院目前的某些學科而言,“四步教學法”就能較好地解決上述問題。
何為“四步教學法”?大致可以分為如下四段:
一、課前布置自學題目,組織好學生的自學及小組討論
自學能力的培養(yǎng)是該教學法的核心。為達到此目的,在每學習新的章節(jié)前,應先布置學生進行課前自學。自學預習必須由老師根據(jù)大綱要求列出自學的題目,并指明哪些是重、難點,應重點學習。
學習方式可先自學,寫出自己的讀書筆記,在自學基礎上利用課外學習小組進行討論交流。此階段關鍵是教會學生自學的方法。
做到:
靜下心來(排除雜念,潛心讀書)
拿起筆來(寫好讀書筆記,在閱讀過程中,該記則記,該批則批)
動起腦來(學思結合,多考慮,多問為什么,不懂的問題不要放過,也可留作討論時解決)
組織課外小組討論時,應根據(jù)學習較好和學習較差的同學交叉分組,以便于互相幫助。并要指定一名課堂討論時的發(fā)言人(發(fā)言人要輪流擔當)。
二、上課組織學生發(fā)言討論
一上課老師應先講一下本節(jié)課討論的要求及注意事項,然后將“自學題目”依次寫在黑板上讓學生按小組進行發(fā)言,小組發(fā)言人發(fā)言后,小組其他成員可作補充。該小組發(fā)言后其他小組的同學可發(fā)表不同意見進行討論甚至進行辯論。
三、老師點評指導
這是和第二步同步進行的,在學生的進行討論發(fā)言時,老師要及時進行點評和指導啟發(fā),鼓勵大家發(fā)言,引導大家沿著題目的要求去討論,對不同的意見,不要過早地去否定,引導大家去深入探討和思考問題。
四、進行全課總結,布置下章節(jié)自學題目
這是最后一步,老師要在學生討論發(fā)言的基礎上,進行全面的歸納總結,對討論中正確的意見加以肯定,有爭議的問題鼓勵大家在實踐中繼續(xù)探討。
在學校分管領導的大力倡導下,青島恒星學院的國貿,旅游標業(yè),動畫等二級學院先后進行了“四步教學法”的嘗試,可以說初步取得了可喜的效果。
筆者有幸聆聽了有關學院的“四步教學法”的公開課,頗有感受,雖然目前我們還在嘗試摸索之中,但是已經看到此教法的諸多優(yōu)勢:
1、提高了教師的備課質量
因為課堂上同學們討論的題目都是教師提前擬定布置好的。這就使得教師必須熟練地掌握教材,深刻地分析吃透教材,進一步明確教學目標及教學的重難點內容。還要對學生們可能得出的結論具有預見性,從而加強了教學的目的性及針對性。
2、學生成為課堂的主人
無論是采用分組討論法還是學生自告奮勇充當主持人、其他同學配合發(fā)言的方式,或者小品教學、小小話劇等形式,都可以使同學們在老師們穿針引線的導演下成為課堂的主人,從而確立了學生在教學中的主導地位,有效地調動了學習的積極性。
3、課堂違紀現(xiàn)象蕩然無存
由于發(fā)揮了學生的主觀能動性,使學生成為課堂的主人,因而就徹底改變了那種“填鴉式”的“老師講,學生聽”的死板方式,使得教師減輕了組織課堂教學,維持課堂紀律的壓力,人人顯得興奮,全身心的投入進自主學習之中。
當然,此法也要靈活運用,未必適合全部的學習科目。即使用此法教學的科目,也未必就要千篇一律,還是那句話,“教無定法”,因材施教,因人施教,靈活地選用教學方法,才是真正的教法!
教學研究室 李學蛟
上一篇文章:著名文藝評論家暢廣元做客思源大講堂
下一篇文章:訂單式培養(yǎng)成民辦高校新模式
本網站的信息及數(shù)據(jù)主要來源于網絡及各院校網站,本站提供此信息之目的在于為高考生提供更多信息作為參考,由于各方面情況的不斷調整與變化,敬請以權威部門公布的正式信息為準。